【初心故事】抗战老党员:团结一心,就没有打不走的敌寇
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
千秋伟业,百年恰是风华正茂。97年风雨变迁,时代场景几经转换,中国共产党始终传承的红色基因是最珍贵的,党员们将红色基因融入血脉,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,始终把人民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,英勇的中国共产党人在97年征程中书写了一段又一段传奇。
今天,我们邀你一起听听老党员陈苏玉为我们讲述她与党的故事,回忆那些年党的峥嵘岁月!
陈苏玉 女
1925年5月1日出生
194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
1944年1月参加工作
1984年离休
历任:淮北地方部队文工队分队长
朝阳区工业局党委副书记等职
抗日战争爆发后,村里的学堂停课了。为了求学,不足15岁的我和13岁的弟弟从家乡江苏来到了安徽“淮北中学”。这是一所共产党办的中学,学校热火朝天的抗日活动感染了我。学校有政治课,讲的都是革命道理和党的方针政策及抗日形势。学校的学生也分左中右,所以组织是秘密发展壮大的。我在党的培养教育下积极主动地参加抗日活动。1943年12月,我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最初,力量薄弱时,我们党员之间是单线联系,形势好转一点,我们就在夜里小范围地开会。1944年,18岁的我穿上了军装,担任文工团宣传队分队长、组织助理,主要负责写标语,宣传、组织、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活动。
斗志昂扬 浴血奋战
1944年底,日本人对根据地进行了疯狂地扫荡。我们按照毛主席提出的16字游击方针,与敌人浴血奋战了33天。有时,一晚上会受到日本人的多次骚扰,要连夜多次转移,即便住下也是临战状态,一方面为了保全自己躲避敌人,另一方面是为了牵制敌人疲劳敌人。部队规定:无论什么时候,不脱鞋、不脱衣、不解绑腿,以便迅速撤离。行军时,身上系着一根绳子,这头拴在前面人的背包上,那头系在后面人的手腕上。不论怎样艰苦、紧张,我们斗志都非常高昂,没有一个人发牢骚、当逃兵的。
面对日本鬼子烧杀掠抢,军队和百姓紧密配合。共产党的队伍为百姓着想,帮百姓做事。我们打起仗来是兵,放下背包就是农民。在小日本下乡抢粮食前,一个村派一个排的武装力量,背包放在地头,枪背在肩上,连夜抢收,做到“空室清野”,让敌人进村找不到粮食,找不到人。
我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,到了老乡家,担水扫地抱柴。有时,夜间进村老百姓已经熟睡,部队就原地休息,背靠背坐着。有时大家饿了,部队领导就和大家说:“咱们忍一忍吧!
队伍到了村里,那些小孩子们就冲着我们跑过来一点都不生疏,亲切地摸摸枪拉拉手啊。我们的部队离开时,每个班留下一个战士检查纪律,问房东“打破了什么?”“缺少了什么”,如果发现少了的,如数赔偿。
没有老百姓的支持是不成的,百姓们在日本人面前毫不畏惧,舍生忘死地支持配合、保护军队。日本人离我们十里八里远时,树上放哨儿童团的孩子们就及时摇旗通知;村口的老太太坐在树下聊天时,也监视着远处的动向;阻拦日本运输军用物资是青壮年们的“拿手好戏”,一条公路无论多长,一个号令,一夜之间公路就会变成深沟,马和汽车不能跑了,八路军却能利用沟壑掩护撤退。要打仗了,动员会一开,各界人士有力出力,有钱出钱。那真是全民皆兵、全民参战。一手拿锄头,一手拿枪杆,神出鬼没打鬼子的场面甚为壮观。
回想起那段峥嵘岁月,有惊无险的事情太多太多了。好在邪不压正,现在一切都好了。我相信,只要中华儿女团结一心,就没有打不走的敌寇。
责任编辑:向浩
更多精彩内容,点击阅读
来稿邮箱:
zuzhibuqianlong@sina.com